測繪工程:在古代,測繪人是怎樣繪制地圖的呢?
文章發(fā)布于:2018-12-13 作者:admin 瀏覽次數(shù):次
如今,無論是開車還是旅行,參照地圖規(guī)劃的路線行走是非常方便的一件事。
打開手機、接上網(wǎng)絡(luò),隨時能檢索到地圖。
隨著科技的進步,地圖的概念是不斷發(fā)展變化的。
傳統(tǒng)地圖的載體多為紙張,隨著科技的發(fā)展出現(xiàn)了電子地圖等多種載體。
可是在古代,沒有飛機、遙感數(shù)據(jù)與人造衛(wèi)星,繪制地圖就絕非易事了。
在古書中,記載了不少關(guān)于古人繪制地圖的方法。
中國關(guān)于地圖的記載和傳說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,
《左傳》上就記載有夏代的《九鼎圖》,
古經(jīng)《周易》有“河圖”的記載,
還有“洛書圖”,表明中國圖書之起源,
傳世文獻《周禮》中有17處關(guān)于圖的記載,
圖又與周官中14種官職相關(guān)聯(lián),如“天官冢宰·司書”“掌邦中之版,土地之圖”;
“地官司徒·大司徒”“掌建邦之土地之圖,與其人民之數(shù)以佐王安撫邦國。”
測量是繪制任何地圖最首要的一步,
史書中就有古人為了繪制地圖進行實地測繪的記錄,
據(jù)《春秋緯》記載,五帝之一的炎帝,為了度量大地而遠涉幾十萬里。
還有夏禹治水時期,“左準繩,右規(guī)矩,載四時,以開九州,通九道”,
其中的準繩和規(guī)矩就是當時所用的測量工具。
《山海經(jīng)》也記載,夏禹派大章和豎亥兩位徒弟步量世界大小。
這說明,在遠古時代,我們的祖先就已經(jīng)開展過規(guī)模較大的測繪工作,
以此描繪九州的山川、草木、道路以及禽獸的分布情況,
因此,后人常常把地圖命名為《禹跡圖》,意思就是大禹的足跡。
到了晉朝,由于舊圖繪制粗略,加之地名改變,
曾任宰相的裴秀編制了我國最早的地圖集——《禹貢地域圖》,
其中采用了“制圖六體”之法。
這本書中提出了地圖制圖的六條原則:
一為“分率”,用以反映面積、長寬的比例,也就是今天的比例尺;
二為“準望”,就是方向的意思,用以確定地貌、地物彼此間的相互方位關(guān)系;
三為“道里”,用以確定兩地之間道路的距離;
四為“高下”,即相對高程;
五為“方邪”,即地面坡度的起伏;
六為“迂直”,即實地高低起伏與圖上距離的換算。
這六條原則的綜合運用正確地解決了地圖比例尺、方位及距離的問題。
從那時開始,以這本書為代表的“制圖六體”成為我國明代以前地圖制圖學理論的基礎(chǔ),
在我國和世界地圖制圖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。
除了“制圖六體”之外,
古人的“計里畫方”是按比例尺繪制地圖的一種方法。
繪圖時,先在圖上布滿方格,方格中邊長代表實地里數(shù),
相當于現(xiàn)代地形圖上的方里網(wǎng)格,
然后按方格繪制地圖內(nèi)容,以保證一定的準確性。
唐人賈耽編制了《海內(nèi)華夷圖》,北宋沈括編制了《天下州縣圖》,
元朝朱思本繪制的全國地圖《輿地圖》,都采用“計里畫方”的方法,精確性超過前人。
中國人對地圖測繪的貢獻還反映在《元朝名臣事略》這本書中,
元代著名數(shù)學家郭守敬“又嘗以海平面較京師至汴梁地形高下之差,
謂汴梁之水去海甚遠,其流峻急,
而京師之水去海至近,其流且緩,
其言倍而有微,此水利之學,其不可得也”。
這是我國史書上第一次記載利用海平面作為基準來建立統(tǒng)一的高程系統(tǒng),創(chuàng)立了“海拔”這一科學概念。
這對于測量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,
是我國在地圖測繪方面大面積測量發(fā)展到一定水平所孕育出的杰出科學成果。
1954年6月,中國考古工作者在江蘇丹徒縣煙墩山出土的西周初青銅器“宜侯矢簋”底內(nèi)刻鑄的120字銘文有兩處談到地圖,
即“武王、成王伐商圖”和“東國圖”。
該文記載周康王根據(jù)這兩幅地圖到了宜地,舉行納土封侯的冊命儀式。
曰:“唯四月辰在丁未,王者武王遂省、成王伐商圖,遂省東或(國)圖。王立(位)于宜,內(nèi)(納)土,南鄉(xiāng)(向)。
王令虞侯曰:‘繇,侯于宜。’”
據(jù)考證,該圖成于公元前1027年或稍晚。
這些記載足以說明,中國西周時期已有土地圖、軍事圖、政區(qū)圖等多種地圖,
并在戰(zhàn)爭、行管、交通、稅賦、工程等多方面得到應(yīng)用。
這些地圖顯然已經(jīng)脫離了原始地圖的階段,具有了確切的科學概念。
只可惜中國至今還沒有見到過這些地圖實物,有待地下考古的發(fā)現(xiàn)。